
LNP(Lipid Nanoparticle,脂质纳米颗粒)包封mRNA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脂质组成、配比、制备条件以及mRNA本身的性质上。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包封效率、颗粒大小、稳定性以及体内转染效率。
一、LNP的核心组成与作用
典型的mRNA-LNP体系包含四类主要脂质组分:
脂质类型 | 代表成分 | 主要作用 |
离子化可电离脂质 | DLin-MC3-DMA、SM-102、ALC-0315 等 | 与mRNA的负电荷结合;调节包封效率;在酸性环境下正电荷增强包封,在中性pH下中性减少毒性;是递送的关键。 |
辅助磷脂 | DSPC(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 提供膜结构稳定性;帮助形成双层结构。 |
胆固醇 | Cholesterol | 填充脂质双层空隙,增加膜流动性和稳定性。 |
PEG-脂质 | DMG-PEG2000、DSPE-PEG2000 等 | 控制颗粒大小,防止聚集;影响循环时间和免疫识别。 |
二、包封效率与颗粒性质的关键调控因素
1️⃣ pH 与缓冲体系
-
mRNA溶于酸性缓冲液(pH≈4)时,与可电离脂质带正电的形态结合形成复合物;
-
中和至pH 7后,可电离脂质失去电荷,LNP结构稳定;
-
若pH控制不当,会导致包封效率低或颗粒不均匀。
2️⃣ N/P 比(阳离子氮原子 / 核酸磷酸基的摩尔比)
-
决定mRNA与脂质的静电结合程度;
-
常用范围为 3:1 ~ 6:1;
-
比值过低:包封率低;
-
比值过高:颗粒过大或细胞毒性增加。
3️⃣ 混合方式与速度
-
常用方法:微流控混合(Microfluidic mixing);
-
有机相(脂质溶液)与水相(mRNA溶液)以特定流速比(FRR)混合;
-
FRR(Flow Rate Ratio) 和 TFR(Total Flow Rate) 决定颗粒大小与分布;
-
FRR一般为 3:1 ~ 5:1;
-
流速越高 → 混合越快 → 颗粒越小且分布均匀。
-
4️⃣ mRNA性质
-
长度、结构(5’帽、polyA尾)、修饰(如ψ, m¹Ψ)均影响包封效率;
-
结构过长或二级结构复杂的mRNA易导致包封效率下降;
-
适当修饰可提升稳定性并减少免疫激活。
5️⃣ PEG-脂质比例
-
典型比例为 1–2 mol%;
-
过高会降低包封率(因形成过多水相界面);
-
过低则易聚集、粒径增大。
三、最终LNP性质指标
指标 | 理想范围 | 说明 |
粒径 (Z-average) | 60–100 nm | 太小包封率低,太大影响细胞摄取 |
PDI (分散系数) | < 0.2 | 表明分布均一 |
Zeta电位 | 约 0 ~ -10 mV | 接近中性,减少毒性 |
包封率 | ≥ 90% | 关键质量指标 |
RNA完整性 | 无降解,260/280 ≈ 2.0 | 确保功能性 |
四、优化策略总结
目标 | 优化方向 |
提高包封效率 | 调整pH、增加可电离脂质比例、控制N/P比 |
减少颗粒尺寸 | 提高混合速率、调整PEG比例 |
提高稳定性 | 增加胆固醇、优化储存缓冲体系(如Tris+蔗糖) |
提高转染效率 | 选择合适的离子化脂质结构(pKa≈6.2–6.5) |
关于派真
作为一家专注于AAV 技术十余年,深耕基因治疗领域的CRO&CDMO,派真生物可提供从载体设计、构建到 AAV、慢病毒和 mRNA 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卓越的运营管理和高标准的服务交付,我们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CMC解决方案,包括从早期概念验证、成药性评估到IIT、IND及BLA的各个阶段。
凭借我们独立知识产权的π-alphaTM 293 细胞AAV高产技术平台,我们能将AAV产量提高多至10倍,每批次产量可达1×10¹⁷vg,以满足多样化的商业化和临床项目需求。此外,我们定制化的mRNA和脂质纳米颗粒(LNP)产品及服务覆盖药物和疫苗开发的各个阶段,从研发到符合GMP的生产,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