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1、Nat Biotechnol | 上科大陈佳团队报道通过ADAR抑制剂的切割进行特异性和高效的RNA A-to-I编辑

2025年3月26日,上海科技大学基因编辑中心的陈佳教授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发表标题为“Specific and efficient RNA A-to-I editing through cleavage of an ADAR inhibito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主要开发了一种名为RtABE(RNA transformer adenosine base editor)的新型RNA编辑系统,通过引入ADAR抑制剂(ADI)来抑制ADAR2脱氨酶的活性,从而实现高效且特异性的RNA A-to-I编辑,并在Hurler综合征小鼠模型中成功纠正了α-l-iduronidase活性缺陷,且未检测到显著的非靶向编辑。

2、单AAV碱基编辑实现心脏基因沉默,DNA可及性成关键

近期,北京大学郭宇轩教授团队联合安贞医院和协和医院等单位,在心血管研究权威期刊 Circulation Research (IF=16.5)发表了题为《ABE-Mediated Cardiac Gene Silencing via Single AAVs Requires DNA Accessibil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选用结构紧凑的小型ABE系统(SauriABE),结合心脏特异性启动子Myl2,并利用Packgene提供的AAV平台,开发出可通过单AAV完成全流程递送与编辑的策略,集中解决心脏组织碱基编辑效率不稳、组织特异性差和载体限制等问题。该研究首次验证了单AAV递送小型ABE系统在心脏组织中实现高效、特异的基因沉默能力,并明确提出DNA可及性是影响编辑效率的关键因素。这一发现不仅为心脏疾病的基因疗法提供了可行方案,也为组织选择性编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3、为基因治疗铺平道路(下):中国人群的AAV9抗体研究

一项由北京协和医院和锦篮基因联合开展的研究,首次聚焦中国健康人群和罕见病患者的AAV9抗体分布。该研究在2022年1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招募了341名参与者,年龄覆盖0至90岁,包括270名健康个体和71名罕见病患者。

4、打破AAV基因治疗的中和抗体壁垒: CD19-CAR-T细胞疗法的惊艳表现

近期发表在《Molecular Therapy》上的一项研究展示了一种创新的免疫调节策略:通过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成功清除AAV Nab,这一研究为解决AAV基因治疗中的免疫屏障提供了重要的前沿进展。

5、重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细胞基因疗法上榜

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

6、信念医药膝骨关节炎AAV基因药物国内获批临床试验

中国上海,2025年3月27日 —— 专注前沿基因治疗领域的创新型企业信念医药集团(Belief BioMed,BBM)(下称“信念医药”)今日宣布: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基因治疗药物BBM-A101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IND)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创新突破

1、Mol Ther︱耳聋治疗新希望!柴人杰/杨仕明/齐洁玉/李耕林/陆玲团队利用联合AAV系统首次实现模型小鼠全频听力恢复

近日,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柴人杰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仕明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齐洁玉副教授、复旦大学李耕林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陆玲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Therapy上在线发表题为“Combined AAV-mediated specific Gjb2 expression restores hearing in DFNB1 mouse models”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用联合AAV系统首次实现DFNB1耳聋小鼠模型全频听力恢复,并且该治疗载体可以有效且安全转导巴马猪和食蟹猴耳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孙秋寒、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研究员谈方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张李燕博士后、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陆宜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博士研究生魏浩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2、全球首个!嘉晨西海完成基于mRNA-LNP的体内CAR-T疗法首例给药

2025年3月27日,嘉晨西海(杭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JCXH-213临床研究的首例给药。

3、陈学思院士/厦门大学田华雨教授团队《Advanced Materials》:新型聚合物mRNA疫苗递送系统

近日,陈学思院士/厦门大学田华雨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A Polymeric mRNA Vaccine Featuring Enhanced Site-Specific mRNA Delivery and Inherent STING-Stimulating Performance for Tumor Immunotherapy“的研究工作,该工作基于聚合物载体库的构建和筛选开发了一种新型聚合物mRNA疫苗递送载体,并成功应用于不同类型肿瘤的免疫治疗。厦门大学田华雨教授与冯元吉博士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郭晓雅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

 

资本速递

1、5300万,罕见眼病基因疗法融资成功

近日,Hubble Therapeutics LLC公司宣布成功完成730 万美元(按今天的汇率计算,约为5302万人民币)的A 轮融资,这将推进其主要候选药物 HUB-101 进入人体临床试验。

2、7500万美元!一家biotech在印度建立CGT工厂

近日,印度药企Bharat Biotech 宣布:已在印度建立其首个细胞和基因治疗 (CGT) 工厂,并投资7500万美元。据悉,该公司正在研究两款细胞疗法和3款基因疗法,预计其新疗法将在未来3年内上市。

3、Lululemon创始人患罕见病,斥巨资押注的基因疗法将进入人体临床试验

近日,Epicrispr Biotechnologies公司宣布获得680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由Ally Bridge Group领投,联合公益风投组织SOLVE FSHD及其他新老投资者共同参与。资金将用于推进其核心药物EPI-321的临床试验及管线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