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载体在反复冻融时会导致病毒滴度下降,具体的下降幅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1.冻融次数:通常一次冻融可能导致滴度下降约10%-20%,而多次冻融后,病毒的活性可能大幅下降。
2.病毒类型和稳定性:不同慢病毒载体的稳定性差异较大,有些更容易在冻融过程中失活。
3.冷冻和解冻条件:如果冻融过程过于剧烈,例如快速升温或反复震荡,病毒的损伤会更大。
4.保存液成分:使用含有保护剂(如甘油或牛血清白蛋白)可以显著减缓滴度下降。
一般建议
避免多次冻融:将病毒液分装成小体积后再冷冻,避免反复冻融。
解冻时操作温和:在37℃水浴中快速解冻,但避免时间过长,并轻轻混匀,减少机械损伤。
加入保护剂:在制备病毒液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有助于维持活性。
如果已经多次冻融,建议重新测定病毒滴度,以确定实际的滴度下降幅度。如果需要高滴度的病毒,最好重新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