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真生物动态速览●

 

01

派真生物病毒业务部负责人刘波谈AAV基因治疗药物生产工艺之Luxturna篇

Luxturna(voretigene neparvovec-rzyl)于2017年12月获得FDA批准,该款药物是用来治疗双等位基因RPE65突变相关的视网膜营养不良。2018年,Luxturna又顺利获得EMA批准。该疗法以腺相关病毒(AVV)为载体,向患者体内导入正常的RPE65基因,使得RPE65基因可以发挥正常作用,治疗眼疾,作为FDA首个获批的治疗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疗法,Luxturna每只眼的治疗费用高达425000美元。为了让更多成熟稳定优质的生产工艺应用到药物生产中,本文对FDA关于Luxturna相关的CMC材料进行了收集整理,根据已披露的信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02

“2023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价值榜”公布,派真生物再度荣获“最具成长性CXO企业TOP10”

近日,第25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 2023)在上海盛大召开,现场颁布了“第二届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价值榜”。派真生物凭借着强大的创新研发实力以及卓越的服务能力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再次入选“最具成长性CXO企业TOP10”。

 

03

派真生物荣登2023年“进阶小巨人”榜单

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2023年1-4月,广州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开展“进阶小巨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活动,超2000家企业参与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自测,通过资质筛选、专家辅导评估的形式,最终,评选出292家企业入围“进阶小巨人”名单。派真生物凭借在基因治疗载体领域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以及高速的发展态势,荣登2023年“进阶小巨人”榜单。

 

 

04

23年发文过万!初学者必看的CRISPR技术进阶教程

明天(6月20日)晚上 8 点,丁香园联合派真开展主题为从原理到应用,解析 CRISPR 调控基因表达的策略”的线上直播,为你揭开CRISPR技术神秘的面纱。本次直播更有线上解答环节,千载难逢和行业专家一对一问询答疑机会!了解CRISPR技术调控基因表达的策略,点击了解详情,快来报名直播吧!

 

 

 

行业动态速览●

 

热点聚焦

 

01

金唯科生物首款AAV基因治疗药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近日,成都金唯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首款针对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nAMD)基因治疗创新药“JWK001注射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由眼科陆方教授团队顺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JWK001注射液是金唯科生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AV基因治疗创新药。JWK001注射液通过视网膜下给药将承载着全新自主设计的抗VEGF蛋白表达框的AAV递送至眼部细胞中,可持续高效表达抗VEGF蛋白。该基因治疗手段可以避免传统nAMD治疗中存在的风险(如反复玻璃体腔注射对眼组织的伤害、患者依从性差等),可实现一次治疗,终身有效的目的,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02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李筱荣团队率先完成AAV基因药物FT-003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国内首例患者给药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李筱荣教授团队顺利完成了AAV基因药物FT-003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国内首例患者给药,这是国内AAV基因治疗药物在DME治疗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方拓生物研制的FT-003眼内注射能有效靶向动物的视网膜组织细胞,使之持续稳定的分泌抗VEGF蛋白,从而减少模型动物眼底血管渗漏,降低渗漏面积和病变面积,并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此项人体试验,是国内首个针对DME开展的AAV基因治疗,期望一次注射,长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并减少对其他抗VEGF治疗的需要。

 

03

5.25亿美元!礼来押注一款临床前Lp(a)体内基因编辑疗法

近日,Verve Therapeutics宣布与礼来公司达成独家研发合作,重点推进临床前Verve针对脂蛋白a(Lp(a))的体内基因编辑疗法。Lp(a)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缺血性中风、血栓形成和主动脉狭窄的一个已确定且经基因验证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合作条款,Verve将通过完成1期临床开发来推进Lp(a)项目的研发。礼来将负责Lp(a)项目的后续开发、制造和商业化。

 

04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今年上海将出台基因治疗行动方案

近日,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在第25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发展,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生物医药高地“上海方案”,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下一步,上海聚焦生物医药重大领域核心关键科技问题,将持续加强攻关,不断聚焦培育引进顶尖的人才,同时聚焦细胞治疗、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新赛道加强前瞻布局,今年将出台基因治疗的行动方案。

 

创新突破

 

01

中枢神经系统基因治疗新突破:新型AAV变体可跨血脑屏障

近期,美国哈佛大学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神经外科系Fengfeng Bei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在线发表题为 Variants of the 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9 with enhanced penetration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 rodents and primates 的研究性文章。该研究通过rational design的方法,对AAV9病毒衣壳改造得到突变体库,并成功筛选出具有穿透血脑屏障的特性AAV.CPP.16,并在不同品系小鼠以及食蟹猴的动物模型上进行了验证,发现通过静脉注射AAV.CPP.16可以有效血脑屏障并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与脊髓各类细胞。随后研究发现应用AAV.CPP.16作为递送载体,也对恶性胶质瘤小鼠模型的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02

转动AAV基因治疗载体的魔方

近期,RichardJude Samulski等人在Molecular therap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AV vectors: The Rubik’s cube of human gene therapy的综述中,作者讨论了改进用于基因治疗的AAV载体不同方法,从AAV衣壳改进、克服抗AAV免疫反应的策略、载体基因组设计、AAV的生产方法和临床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这篇review中,作者带读者们回顾了科研人员为克服AAV作为基因传递系统的限制,在AAV衣壳改造、基因组设计以及病毒生产中的努力。总体来说,可行的手段还是依旧,目前有理论优势的方法已经有些不错的产出,但其是否真正有效还需要临床上的检验。

 

03

Nature:诺奖团队最新论文,揭开CRISPR的适应性免疫进化,它们如何区分敌我?

近日,CRISPR基因编辑先驱、诺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Jennifer Doudna 教授团队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Genome expansion by a CRISPR trimmer-integras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展示了I-E型CRISPR系统如何使用一个宿主内天然存在的DnaQ样外切酶(DEDDh)和Cas1-Cas2的复合物(修剪-整合酶),来选择和加工原间隔邻近基序(PAM),从而实现CRISPR RNA的捕获、修剪和整合。该研究揭示了一种外切酶辅助PAM序列加工的新机制,证明了CRISPR系统进化出多种机制,以确保入侵遗传原件(例如噬菌体)的强大适应性免疫,并同时避免自身免疫。

 

04

NBT | 填补该领域最后一块拼图!华东师范大学李大力团队开发精准高效的腺嘌呤颠换编辑器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李大力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IF=68)在线发表题为“Adenine transversion editors enable precise, efficient A•T-to-C•G base editing in mammalian cells and embryo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一类碱基编辑器(AXBEs和ACBEs),可以实现有效的腺嘌呤颠换,包括精确的A•T到C•G编辑。该研究发现小鼠烷基腺嘌呤DNA糖基化酶(mAAG)与Cas9和脱氨酶TadA-8e的融合在特定的序列背景下催化了腺苷的转化。mAAG的实验室进化显著提高了A-to-C/T的转换效率,最高可达73%,并扩大了靶向范围。进一步的工程设计产生了腺嘌呤-胞嘧啶碱基编辑器(ACBEs),包括高精度的ACBE-Q变体,它精确地安装A-to-C转换,并具有最小的与cas9无关的脱靶效应。ACBEs介导了小鼠胚胎和人类细胞系中五种致病突变的高效安装或纠正。初始小鼠显示平均44-56%的A-to-C编辑和高达100%的等位基因频率。AXBEs和ACBEs为多元化的遗传操作和人类第二大类单核苷酸变异(SNVs)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工具。

 

05

Nature重磅综述:基于mRNA的癌症疗法

近日,哈佛医学院纳米医学中心陶伟及孔娜团队在Nature Reviews Cancer联合发表了一篇题为“mRNA-based cancer therapeutics”的综述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基于IVT-mRNA治疗癌症的方法(编码肿瘤抗原、细胞因子、肿瘤抑制剂、T细胞工程化受体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各类体外合成mRNA的特点:常规mRNA、自扩增mRNA(saRNA)、反式扩增mRNA(taRNA)和环状mRNA(circRNA)、高效mRNA递送系统、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展望,预计将出现更多有前景的基于mRNA的治疗方法转化为临床应用,最终造福患者。

 

资本速递

 

01

AAV基因治疗新锐KateTx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近日,基因治疗公司Kate Therapeutics(“KateTx”)宣布走出“隐身模式”,获A轮51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亿)融资,由创始投资者Westlake Village BioPartners和Versant Ventures共同领投。同时,KateTx还授予Astellas公司开发、制造和商业化KT430药物的独家全球许可,KT430药物用于治疗X连锁肌管肌病(XLMTM)。

 

02

1.2亿美元融资!助力眼病基因疗法研发

近日,总部位于英国的眼科基因疗法公司Beacon Therapeutics宣布A轮融资1.2亿美元,用于推进公司眼病基因疗法研发。本轮融资由Syncona Limited 领投, Oxford Science Enterprises参投,Syncona Limited 将持有该企业 65.3% 的股份(价值约7800万美元)。

 

会议推荐

 

01

相聚杭州丨派真生物邀您一同参加BioCon 2023

2023年6月19-21日,BioCon China Expo 2023第十届国际生物药大会暨展览会将在杭州国博召开。派真生物首席运营官钟德清受邀参会并于6月21日生物医药先进生产分论坛-领先CGT生产实践担任主持人,同时将在15:00-15:30为大家带来《AAV基因治疗商业化生产解决方案》的主题报告,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一同探讨基因治疗中AAV的商业化生产以及解决方案。

 

 

02

相约上海张江丨派真生物邀您参加2023IDC易贸新药研发影响力大会

2023IDC易贸新药研发影响力大会将于2023年6月28日-30日在上海张江召开,派真生物将携专业技术团队与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亮相此次大会,届时敬请各界同仁莅临派真生物B21展位,一同交流AAV基因治疗载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在“创新药物先进疗法的开发案例分享”主题会场中派真生物将与主办方易贸医疗合主办专题五: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的研制,届时派真生物研发科学家潘越博士与肖丹青博士将为大家带来《AAV衣壳的定向改造和筛选》《基因治疗AAV的技术痛点和AAV载体的多样性研发》的主题报告,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一同探讨基因治疗AAV载体的技术开发进展与技术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