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研究小鼠模型,AAV-PHP.B或AAV-PHP.eB可能是有效的选择,但在灵长类动物或人体应用时,AAV9通常是首选。选择能够跨越血脑屏障(BBB)的腺相关病毒(AAV)血清型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血清型的穿透能力
不同的AAV血清型对血脑屏障的穿透能力差异很大。研究表明,以下血清型对BBB的穿透效果相对较好:
- AAV9:是最常见的能够跨越血脑屏障的血清型,广泛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基因疗法。
- AAVrh10:穿透能力接近AAV9,且在某些脑区表达效果可能更好。
- AAV-PHP.B/PHP.eB:这些是通过工程化改造的AAV,特别针对小鼠表现出更强的穿透能力,但在灵长类动物中的效果不如小鼠。
2. 靶向性
在不同的AAV血清型中,某些血清型具有对特定脑区或细胞类型更高的亲和力。例如:
- AAV9:广泛感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 AAV-PHP.B/PHP.eB:对小鼠的大脑具有较强的全脑转导能力,但在更高的物种中效果有限。
3. 物种差异
不同物种对AAV血清型的反应不同。很多在小鼠模型中效果良好的血清型,在灵长类动物中效果可能较差。例如,AAV-PHP.B在小鼠中的穿透效果极佳,但在灵长类动物中效果不如AAV9。因此,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物种差异。
4. 病毒载量和给药途径
- 给药途径:通常通过静脉注射(IV)来递送病毒,但也可以通过脑室内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CV)或脑内注射(intracerebral, IC)等方式。
- 剂量依赖性:更高的病毒载量可能提高转导效率,但也会增加免疫反应的风险。
5. 免疫反应
AAV载体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影响其在体内的持久性和效率。某些血清型,如AAV9,虽然穿透能力好,但可能引发较强的免疫反应。考虑个体先前的免疫暴露情况,选择不会被快速清除的血清型可能更合适。
6. 其他因素
- 基因大小:AAV的基因包装能力有限(通常在4.7 kb左右),基因的大小可能影响选择的血清型是否能够有效包装。
- 长期表达与安全性:某些血清型具有较长的基因表达持续时间,适合长期治疗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