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是一种无致病性、单链DNA病毒,常被用作基因治疗的载体。AAV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受体结合

AAV首先通过其衣壳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这种结合是特异性的,不同的AAV血清型识别不同的细胞受体。例如:

AAV2 主要通过肝素硫酸蛋白聚糖(HSPG)结合细胞。

AAV9 主要与唾液酸化糖脂受体结合。 这种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决定了AAV的组织靶向性。

2. 细胞内吞

当AAV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后,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被细胞内化。AAV通常进入早期内体(early endosome)中。

3. 内体逃逸

在内体内,AAV的衣壳蛋白发生构象变化,随后病毒颗粒逃逸出内体进入细胞质。内体逃逸是感染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因为病毒需要避免被内体降解。

4. 核转运

AAV颗粒通过细胞质被运送到细胞核,可能利用细胞骨架(如微管)的运输机制。随后,病毒通过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进入细胞核。

5. 病毒基因组释放与复制

进入细胞核后,AAV衣壳释放其单链DNA基因组。病毒基因组可以:

在存在辅助病毒(如腺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的情况下进行复制并进入裂解性增殖周期。

在没有辅助病毒的情况下,以环状DNA的形式整合到宿主基因组或维持为表观遗传状态,用于基因表达。

6. 基因表达

当被用作基因治疗载体时,AAV的基因组通常被设计为携带目标基因和启动子。进入细胞核后,AAV基因组被宿主细胞的转录和翻译机制利用,从而表达治疗性基因。

AAV感染宿主细胞的效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血清型选择、目标组织的受体分布,以及细胞内过程(如内体逃逸和核转运)的效率。这种机制的低免疫原性和靶向性使AAV成为基因治疗的理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