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表达慢病毒是一种基因传递工具,用于在细胞或动物体内高效表达目标基因。它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慢病毒载体构建

慢病毒是一种改造后的逆转录病毒,通常使用 HIV 的改良版本作为骨架。它的主要特性是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实现目标基因的稳定表达。

目标基因插入:将感兴趣的基因插入到慢病毒载体的多克隆位点(MCS)中,同时加入调控元件(如启动子和增强子)以驱动基因表达。

标记基因:为了监测感染效率,常加入荧光蛋白(如 GFP、RFP)或抗性基因(如抗嘌呤霉素基因)。

2. 包装系统

为了安全性,慢病毒系统通常使用三质粒或四质粒系统:

包装质粒: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如 Gag 和 Pol),用于组装病毒颗粒。

包膜质粒:编码包膜蛋白(如 VSV-G),赋予病毒广泛的宿主范围。

转移质粒:含有目标基因及其表达调控元件。

(四质粒系统还可能包括辅助质粒,如 Rev 质粒,用于增强病毒颗粒生成。)

这些质粒通过共转染 HEK293T 细胞(或类似细胞系)来产生具有感染能力的慢病毒颗粒。

3. 病毒颗粒生产

转染宿主细胞:在 HEK293T 细胞中共同转染包装质粒和转移质粒,产生带有目标基因的病毒颗粒。

病毒收集与浓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经过超速离心或超滤浓缩病毒颗粒,以提高感染效率。

4. 靶细胞感染

将病毒颗粒感染靶细胞(如原代细胞、干细胞或动物模型中的细胞)。慢病毒具有较高的感染效率,可感染分裂和非分裂细胞。

感染后,病毒 RNA 被逆转录为 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使目标基因得以长期稳定表达。

5. 过表达原理

通过在慢病毒载体中使用强启动子(如 CMV 启动子或 EF1α 启动子),驱动目标基因的高水平表达,远高于细胞内的内源表达水平,从而实现基因的过表达。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蛋白质表达分析、疾病模型构建等领域。

优点与注意事项

优点

高效、稳定的基因表达。

能感染多种细胞类型,包括分裂和非分裂细胞。

整合基因组,适合长期研究。

注意事项

基因组整合可能引起插入突变,需谨慎设计实验。

慢病毒的生产和操作需在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进行。

使用高滴度病毒时需防止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