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局限性
- 转基因动物:通过原核显微注射技术将外源基因随机或定点整合到胚胎基因组中。
- 化学诱导:使用特定的化学物质诱发疾病表型。
- 手术造模:通过外科手术方式模拟疾病状态。
- 自发性疾病模型:利用自然突变或特定品系的动物。
这些方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操作复杂、成功率不稳定等问题,且很难实现时空特异性地调控目标基因表达。
AAV在动物造模中的优势
- 周期短: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周期长(食蟹猴和恒河猴,一般3岁开始青春期,4-5岁性成熟,妊娠期为5-6个月),用AAV构建疾病动物模型周期更短。
- 成本低:AAV载体的构建和生产技术较为成熟,可降低动物造模的前期投入;AAV 造模通常对动物品系的限制较小,且由于其感染效率高、作用稳定等特点,能在较小的动物样本量下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进一步减少了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和相关成本。
- 操作简便快捷: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快速递送,如尾静脉注射、脑内注射、玻璃体腔注射等,适用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模型构建。
- 基因表达稳定且持久:AAV介导的基因在动物体内可实现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稳定表达,特别适合用于慢性疾病的模型构建。
- 安全性高:AAV本身无致病性,且免疫原性极低,可支持多次注射,降低了因免疫反应导致的实验干扰。
- 组织特异性表达能力强:不同血清型的AAV具有不同的组织亲和性。例如,AAV9能够穿透血脑屏障,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模型构建。
AAV在动物造模中的应用

AAV-HBV质粒示意图
- 注射后3-4天即可检测到乙肝病毒标志物。
- 表达持续时间长(7周以上)。
- 实验结果稳定。
- 剂量-效应关系明确。
- 安全性高。
案例分享
厦门大学夏宁邵院士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A Dual-domain Engineered Antibody for Efficient HBV Suppression and lmmune Responses Restoration”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的Fab和Fc双域工程化抗体。在用AAV-HBV构建的慢性乙肝感染小鼠模型中,用原始抗体十分之一剂量即可有效抑制HBV复制,增强机体免疫反应, 这项研究为开发基于抗体的高载量慢性病毒感染治疗奠定了基础。
2. AAV构建帕金森病模型
传统PD模型通常使用神经毒素如MPTP、6-OHDA等化学诱导,但这些模型难以完全模拟疾病进程。AAV介导的基因递送提供了更接近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模型。
通过脑立体定位将AAV注射至特定脑区(如黑质或纹状体),介导α-synuclein过表达或诱导多泛素蛋白降解系统异常,形成类似人类PD的神经元变性和行为异常。

α-Syn形成路易小体的机制示意图Mahul-Mellier et al., PNAC.2020
-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无毒且注射剂量低。
- 表达持续时间长,可以更好地模拟帕金森病发生的全过程。
案例分享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的杨伟莉、李世华及李晓江团队在发表题为“Deficiency of Parkin causes neurodegene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pathological α-synuclein in monkey models”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通过AAV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Parkin基因缺失猴模型,确定了Parkin磷酸化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关键因素,为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方案提供了新视角。
3. AAV介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

脑立体定位将AAV注射至双侧海马体获得tau持续高表达的NHP模型Jiang Z, et al.Alzheimers Res Ther. 2024

pAAV-PCSK9质粒示意图Bjørklund MM, et al.Circulation Research. 2014
案例分享
Bjørklund MM等人在Circulation Research发表题为“Induction of atherosclerosis in mice and hamsters without germline genetic engineering”的研究成果,该团队利用AAV表达功能获得性PCSK9突变体,开发了一种无种系基因工程的动脉粥样硬化诱导方法,该方法能快速诱导动物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