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V(腺相关病毒)滴度检测是 AAV 生产和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常见的 AAV 滴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qPCR(定量PCR)

原理: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AAV基因组(vg,viral genome),常检测 ITR 区域或特定的转基因片段。

优点: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绝对定量。

缺点:不能区分完整和缺失基因组的病毒颗粒。

2. ddPCR(数字PCR)

原理:采用数字PCR技术,对 AAV 样本进行绝对定量,能够提高准确性。

优点:无需标准曲线,精确度高,可检测低拷贝样本。

缺点:仪器昂贵,实验时间较长。

3. 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原理:利用特异性抗AAV衣壳蛋白(如AAV VP1/VP2/VP3)的抗体,检测病毒颗粒的总数(vp,viral particle)。

优点:操作简便,可用于不同血清型的AAV检测。

缺点:不能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毒颗粒。

4. TCID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

原理:将 AAV 作用于宿主细胞,检测细胞病变(CPE)或荧光标记蛋白表达情况,计算半数感染剂量(TCID50)。

优点:可评估病毒的感染性滴度(ifu,infectious units)。

缺点:耗时长,操作较繁琐,依赖细胞系和病毒的感染效率。

5. 流式细胞术

原理:AAV 感染细胞后表达荧光蛋白,通过流式检测带有荧光的细胞比例,计算感染性滴度。

优点:直观且可定量感染率。

缺点:依赖于报告基因,不能直接用于非标记的AAV载体。

6.电镜法

原理:直接观察病毒颗粒的形态,并统计完整与空壳的比例。

优点:可直接观察病毒颗粒形态并区分完整与空壳病毒。

缺点:成本高,定量能力有限,依赖于操作人员经验。

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结合多种方法使用,例如 qPCR/ddPCR 结合 ELISA和电镜法,以获得更全面的 AAV 滴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