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腺相关病毒(AAV, Adeno-Associated Virus)实验时,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biosafety level, BSL)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因素确定:
-
所用的 AAV血清型
-
是否表达有害基因(如毒素、癌基因等)
-
动物实验是否涉及体内注射
-
实验操作是否可能产生气溶胶
🔒 AAV实验常见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
✅ BSL-1(基础安全等级)
适用于以下情况:
-
使用 不表达有害基因的AAV载体
-
血清型为 AAV2 或 AAV-DJ 等不具有强组织穿透性
-
实验为体外操作(如细胞转导),无气溶胶产生风险
⚠️ 注意:即使在BSL-1级别下,操作过程中仍需佩戴手套、实验服、面罩等基本防护设备。
⚠️ BSL-2(增强安全等级)
适用于以下情况:
-
AAV携带有害基因(如毒素、致癌基因、激活信号通路的因子等)
-
使用高穿透能力的血清型(如AAV9、AAV-PHP.eB 等)
-
体内注射实验,如小鼠尾静脉注射、中枢神经系统注射(脑室/脑内)
-
实验可能产生气溶胶或操作高滴度病毒(>10¹² vg/mL)
📌 实验应在 生物安全柜(BSC, Biosafety Cabinet) 内进行,操作人员需穿戴完整PPE,包括实验服、双层手套、防护面罩等。
🧪 动物实验附加要求:
-
体内注射AAV病毒时需在BSL-2动物房(或ABSL-2)操作
-
动物注射后至少72小时内需在专门隔离笼具中饲养,防止粪尿中的病毒传播
-
动物尸体、垫料、器具需高压灭菌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