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V(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血清型的分类主要依据其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序列的差异。具体来说,以下是分类依据的主要方面:
1. 衣壳蛋白序列(Cap基因)
AAV的衣壳蛋白是由Cap基因编码的,Cap基因的序列变化直接决定了AAV不同血清型的形成。
不同血清型的AAV具有不同的衣壳表面结构,这会影响其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特性和组织嗜性(tropism)。
2. 免疫反应
不同血清型的免疫原性也有所不同,这会影响其在体内的使用效果。
3. 宿主细胞嗜性(Tropism)
不同的AAV血清型对不同组织或细胞具有不同的感染倾向(tissue tropism)。这种嗜性差异主要由衣壳蛋白的结构决定。
4. 进化关系
AAV的血清型也可以根据基因组序列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分类,构建系统进化树,从而明确其血清型的亲缘关系。
常见的AAV血清型
目前已发现多个AAV血清型(如AAV1至AAV13等),其中最常用的有:
AAV2:最早被发现,也是研究最广泛的一种,具有广谱宿主范围。
AAV8、AAV9:在基因治疗中较为常用,对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感染效率。
AAV5:对肺和脑组织具有较高的亲和性。
AAV-DJ等重组型:通过人工改造的嵌合体,用于优化特定组织的感染效率。
通过了解血清型分类依据和特点,可以在基因治疗、基础研究中更好地选择适合的载体类型以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